5月8日
第三屆鍛造自動化及信息化技術研討會圓滿召開
5月8日,由中國鍛壓協會主辦的“2018年鍛造自動化及信息化技術研討會”在廣州頤和山莊頤和大酒店內盛大開幕。來自國內外的200余位知名鍛造專家及企業代表相聚一堂,圍繞“高效鍛造,智見未來”的主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中國鍛壓協會副秘書長韓木林出席活動,宣布技術研討會開幕并致辭。中國鍛壓協會永遠是國內鍛造行業內企業的堅實后盾,是“娘家”,無論企業在發展中遇到什么困難,都歡迎大家尋求中國鍛壓協會的幫助。
● 專家講座,場場吸睛 ●
第一拖拉機股份有限公司鍛造分公司 夏占雪 《我國鍛造自動化技術、裝備現狀與發展》
淄博桑德機械設備有限公司 田江濤 《電動螺旋壓力機鍛造自動化化及信息化技術實踐》
中車戚墅堰機車車輛工藝研究所有限公司 付傳峰 《中國中車鍛造行業的發展現狀及展望》
北汽新能源集團 王水利 《新能源汽車對鍛造行業帶來的機遇和挑戰》
揚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金魏 《典型圓盤類零件的熱模鍛壓力機自動化鍛造》
北京機電研究所 孫勇 《物聯網+傳感器+數據集成 打通鍛造企業智能制造建設的瓶頸》
武漢理工大學汽車工程學院 秦訓鵬 《熱鍛模具機器人電弧熔絲增材再制造修復技術及裝備》
武漢惟景三維科技有限公司 李中偉 《復雜鍛件自動化檢測技術》
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 趙永剛 《淺析商用車鍛造鋁輪轂未來發展及自動化解決方案》
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鍛造技術科) 高棟棟 《鍛造自動化應用實踐分享》
連云港杰瑞自動化有限公司 汪云生 《鍛造智能化技術的優化與升級》
● 自由討論,頭腦風暴 ●
參會代表們在中國鍛壓協會副秘書長韓木林的主持下進行了自由討論環節。
各代表針對“自動潤滑中冷卻與潤滑的關鍵參數是?”、“智能生產如何實現?”、“鍛造怎么才能更環保?”、“自動化鍛造最關鍵的問題是什么?”“鍛造表面缺陷是否可以自動檢測?”等業內企業關心的問題進行了探討。
參會代表們各抒己見,不同角度的觀點不斷地被提出,現場氛圍十分熱烈。
● 標桿企業,實地參觀 ●
9日,參會代表們集體前往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參觀其工藝先進的鍛造車間。
帶著昨日的研討所得,今日的實地參觀使大家對于鍛造自動化及信息化有了更為生動、具體的理解。
●會議現場, 精彩集錦 ●
特別鳴謝以下單位對本次會議的大力支持!
支持單位
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
白金贊助商
杭州博野精密工具有限公司
武漢惟景三維科技有限公司
淄博桑德機械設備有限公司
連云港杰瑞自動化有限公司
揚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黃金贊助商
蘇州雙金實業有限公司
杭州精衛特機床有限公司
尼施島機械設備(上海)有限公司
蘇州金凱達機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青島鑫岳豐石墨有限公司
武漢新威奇科技有限公司
西安博大電爐有限公司
威泰克科技(大連)有限公司
浙江威力鍛壓機械有限公司
上海尤希路化學工業有限公司
青島遠大潤烯科技有限公司
5月9日
第十一屆中國汽車沖壓會議在合肥圓滿落幕
2018年5月9日,由中國鍛壓協會主辦、江淮汽車協辦、《鍛造與沖壓》雜志社承辦的“第十一屆中國汽車沖壓會議——先進輕量化技術高峰論壇”在安徽省合肥市世紀金源大飯店勝利開幕。會議得到了合鍛智能、旭景集團、中安重工的大力支持。
來自整車廠、沖壓零件廠、熱沖壓模具、沖壓裝備制造、科研院所、高校等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領導以及項目負責人等近150人匯聚一堂,圍繞有關“汽車輕量化”的背景、材料、結構、工藝等展開技術研討交流。介紹了在“汽車輕量化”這個課題下企業應該采取的策略。
《我國沖壓企業存在的問題及發展思路》/中國鍛壓協會/齊俊河副秘書長
齊俊河副秘書長針對我國經濟和沖壓領域現狀進行了分析解讀,著重介紹了我國沖壓企業面對的普遍問題和企業應對這些問題應該采取的策略和方法,同時給出了我國沖壓企業發展的方法和未來方向。
《汽車高強鋼熱沖壓成形技術的挑戰與對策》/華中科技大學•高性能金屬板料熱沖壓技術團隊/張宜生教授
張宜生教授主要介紹了我國熱成形領域所需要的新材料,和不同新材料所需要的不同的成形方式。同時,針對智能生產工藝和智能管理方式提出了生產工藝的智能化/熱成形車間MES系統/熱成形材料工藝大數據及企業信息化等解決方式。
《江淮汽車輕量化技術概況》/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崔禮春總監
崔禮春介紹到,我國汽車輕量化一定是在成本允許的條件下,盡可能地減重。在這個指導思想下,介紹了江淮汽車輕量化設計體系以及江淮汽車輕量化技術應用。
《關于熱成形技術幾點思考》/上汽大眾沖壓規劃/高義峰經理
高義峰主要以上汽大眾和德國大眾為例,介紹了主要熱沖壓生產領域中的痛點、德國大眾的解決方式、熱沖壓模具的質量驗收等關鍵點。
《車身沖壓件材料利用率提升》/東風汽車公司技術中心/徐鋒總師
徐鋒介紹了汽車市場競爭激烈,降低成本、綠色制造勢在必行。為此,從設計到制造進行全方位技術攻關,在保證整車產品性能的前提下通過提高材料利用率,降低整車成本,提高產品競爭力。通過提高材料利用率,降低材料消耗,實現綠色制造。
《汽車輕量化技術與成型裝備》/合肥合鍛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蔣新鵬工程師
蔣新鵬介紹了通過使用輕質材料和優化結構來實現汽車的輕量化,著重介紹了熱沖壓專用高速液壓機,以及復合材料成形技術與裝備、鋁板成形技術與裝備等內容。
《汽車零部件輕量化成形制造新進展》/合肥工業大學/薛克敏教授
薛克敏教授圍繞輕量化材料和輕量化成形技術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其中輕量化材料包括:高強鋼/鋁合金/鎂合金/鈦合金和塑料。輕量化成形技術包括:熱沖壓成形/內高壓成形/旋壓成形和激光拼焊。
《輕量化工裝研究與應用》/安徽江淮福臻車體裝備有限公司/崔江濤工程師
報告中介紹了汽車質量每下降10%:油耗下降6~8%;排放下降4~10%。同時介紹了汽車輕量化零件/熱成形工藝/CAE模擬,以及江淮福臻現有的液壓生產線使用情況與經驗。
模具廠發展現狀及突破點》/麥格納汽車技術(上海)有限公司/王美剛高級工程師
王美剛針對麥格納公司的情況進行了介紹,突出講解了與沖壓相關的部分,國內模具廠發展現狀及突破點,經典案例分析與經驗總結。對麥格納歐洲沖壓工廠進行了介紹,并舉例如Formpol和 ATD。
《車身高強板輕量化研究及應用》/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謝偉科長
謝偉以奇瑞汽車為例,介紹了汽車輕量化的安全性能/成本分析;輕量化材料,輕量化結構設計以及在使用輕量化材料(高強板)。實際工作中要以經驗和模擬并重。
《熱成型先進工藝及模具應用》/上海凌云汽車模具有限公司/劉焱森經理
劉焱森針對凌云汽車熱成形模具成形過程/熱成形先進成形工藝以及熱成形模具的開發制造流程等內容進行了細致的介紹。
《C35DB門蓋方案匯報》/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米占豐科長
米占豐針對包邊工藝介紹了傳統包邊工藝有壓機加上下模具形式、液壓/伺服電機驅動專機形式。伴隨著工業自動化程度的提高,在包邊工藝中也引入了機器人滾翻邊。以C35DB門蓋板為例介紹了包邊方案的規劃與選擇。
《我國汽車輕量化技術發展趨勢與技術路線》/中國汽車工程學會汽車輕量化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曲興工程師
曲興做了一場關于汽車輕量化的綜述報告,搜集了世界各國的數據進行對比分析。同時對于輕量化,全世界普遍的認識是正確的設計用在正確的地方,正確的材料用在正確的地方,正確的工藝用在正確的地方,不應該盲目進行比較。
5月10日上午兩位專家做了專業的報告,隨后,八位參會專家上臺,對報告的內容做了答疑解惑,同時針對輕量化發展趨勢和未來輕量化發展展望做了研討。
《高張力板助力車身輕量化》/天津旭景實業集團/李雷副總經理
李雷介紹了旭景實業的目前概況,主要是為了一汽豐田做配套總成,同時介紹了旭景近十年來的發展與未來規劃,介紹了公司的戰略布局。
《先進液壓成形技術的開發及在汽車輕量化中的應用》/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徐勇研究員
徐勇所在團隊一直關注材料,一直在做材料的研究工作。徐勇介紹了他們團隊在零件量產前所做的材料性能的測試,具體到零部件的研發、先進液壓成形技術的應用,以及和國外合作取得的研究成功。本次報告提出針對汽車輕量化就是實現材料的輕量化、工藝的輕量化和結構的輕量化。
齊俊河副秘書長做主持,分別針對汽車輕量化發展趨勢和在輕量化方面整車廠外協件的要求做了研討。八位專家都根據自己廠的實際情況發表了觀點,同時各整車廠也對汽車外協廠提出了大家體統發展共同進步的新的發展理念。
本次會議參觀了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合鍛智能制造有限公司、安徽江淮福臻車體裝備有限公司。
十五場會議報告,一場現場研討,三家企業參觀已經圓滿落幕,明年我們會更加努力,到時候我們再聚!
5月14日
中國鍛壓協會第七屆第七次常務理事會第二次會議決議
依據《章程》規定,中國鍛壓協會以網絡表決形式于2018年2月7日起召開第七屆第七次常務理事會,自2018年5月14日-5月31日以通訊形式召開了第七次常務理事會第二次會議,會議就以下事項進行了表決;
1. 中國鍛壓協會“頭腦風暴”專家庫專家工作實施管理辦法(草案)
2. 中國鍛壓協會“頭腦風暴”專家庫專家工作實施管理辦法執行細則(草案);
3. 中國鍛壓協會“頭腦風暴”專家庫第三屆首席專家名單(建議)及產生工作報告;
4. 中國鍛壓協會標準管理辦法(草案)。
5月14日發出通知67份,至表決截止日期,67位常務理事對表決內容表示完全同意,依據章程規定,表決通過以下內容:
中國鍛壓協會2018年工作及2017年作總結
1. 中國鍛壓協會“頭腦風暴”專家庫專家工作實施管理辦法
2. 中國鍛壓協會“頭腦風暴”專家庫專家工作實施管理辦法執行細則
3. 中國鍛壓協會“頭腦風暴”專家庫第三屆首席專家名單
4. 中國鍛壓協會標準管理辦法
秘書處將認真貫徹落實相關文件要求,進一步發揮專家庫專家作用,根據行業企業需要深入開展團體標準的各項工作。
2018年5月21日
中國鍛壓協會首批封頭成形企業等級評價評審工作順利完成
2018年5月21日,中國鍛壓協會首批封頭成形企業等級評價評審會在北京召開。會議由中國鍛壓協會齊俊河副秘書長主持,張金秘書長就封頭成形企業等級評價的來龍去脈和重要意義,以及需要堅持的原則做了發言,并對到場評審的企業代表與專家表示了感謝。
近些年,隨著我國制造業的發展,封頭生產技術水平和封頭質量不斷提高,生產加工成本有所降低,我國封頭成形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得到加強。但是,隨之發生了一些不和諧的雜音,一些企業為了拿到訂單,夸大企業實力的現象時有發生,嚴重擾亂了我國封頭成形行業的市場秩序。在此情形下,封頭成形委員會執行委員會經研究決定,在我國開展封頭成形企業等級評價工作,以規范封頭成形市場,引導封頭企業健康有序發展。讓封頭用戶清晰、理智地選擇合適的封頭生產供應商。真正做到引導做大、做強封頭成形企業,為我國裝備制造業提供優質封頭零部件的最終目的。自2014年12月研究開展封頭成形企業等級評價工作以來,在執行委員會的領導下,在有關封頭企業的大力支持下,經過深入地調研、認真地起草、充分地討論、廣泛地征求多方意見,最終完成了《中國鍛壓協會封頭誠信該企業等級評價工作實施管理辦法》和《中國鍛壓參會封頭成形企業等級評價指標》,并于今年正式啟動了封頭成形企業等級評價試點工作。通過半年多的準備工作,經過自愿申報和中國鍛壓協會秘書處材料預審,最終有11家封頭成形企業具備評審資格。
依照《中國鍛壓協會封頭成形企業等級評價工作實施管理辦法》及《中國鍛壓協會封頭成形加工企業等級評價總體要求》,本著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本次評審會由中國鍛壓協會封頭委員會執行委員單位及頭腦風暴專家庫中專家共5位專家組成。經過4個小時的評審工作,評審組形成了評審決議。
本次評審會后,經企評部審議后,結果將在中國鍛壓協會各媒體平臺進行公示。首次封頭成形企業等級結果將于6月21日,在大連召開的2018中國封頭成形技術研討會暨封頭委員會第八次代表會議上予以公布授牌。
5月22日
2018中國鍛造模具與潤滑研討會于南京成功召開
2018年5月22日,兩年一屆的中國鍛造模具與潤滑研討會于南京成功召開。本次會議由中國鍛壓協會主辦,是針對鍛造行業模具與潤滑的專題性會議,得到了南京汽車鍛造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零部件企業、設備企業、模具企業、科研院所、大中院校等共計100余名參會代表匯聚一堂,針對鍛造模具標準化、模具材料的選擇及熱處理、模具的表面處理、模具設計與制造、新型潤滑劑、自動化潤滑技術等問題展開深入討論,進行了一場頭腦風暴。
在會議開幕詞中,韓木林副秘書長介紹了南京汽車鍛件有限公司的生產運行情況,以及在5月21日下午模具委員籌備會上,針對當前鍛造模具的國內現狀討論達成的初步工作條例。希望通過未來模具委員會組織的成立,將國內的模具打造成為一個具有極高標準,擁有自主技術實力的高端產品。簡短地介紹了今年鍛造廠長會議相關籌備運行情況,最后預祝會議圓滿進行。
《高性能精密鍛模材料的開發與應用》上海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博導 教授 吳曉春
鍛模所用材料水平低、品種雜、熱處理水平需要改進、提高模具壽命途徑復雜、關注低,造成國內模具水平遠低于國外同類水平。選擇合適的熱處理方式,根據失效方式選擇材料十分重要。對比國內外模具鋼化學成分,舉例DM鋼的優異材料特性,提高了模具的金屬性能與壽命。
《擠壓型摩擦與潤滑評價方法》/上海交通大學 副教授 胡成亮
講解了圓環鐓粗的歷史發展情況。對比了雙環擠壓法、旋轉反擠壓法、反擠壓雙杯擠壓法、正反復合擠壓法等幾種摩擦與潤滑的相關試驗,正反復合擠壓屬于既發生了正擠壓變形又發生了反擠壓變形,其具有廣泛的代表性,突破了單純的正擠壓或反擠壓成形變形極限,摩擦對其有明顯的影響,指出當前磷皂化這一工序還不可或缺。
《鋼鐵溫鍛冷卻與潤滑技術》/中國鍛壓協會 首席專家 徐祥龍
溫鍛在學術上定義為金屬在室溫以上,再結晶溫度以下的溫度范圍內進行成形的工藝。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材料其溫鍛的定義以及要求也有差別。隨著鋼鐵溫鍛冷卻與潤滑的技術進步,有必要探索新的潤滑方式。舉例提出了壓力霧化、旋轉霧化、流體動力霧化潤滑方式的優缺點。
《殼牌高性能液壓油和潤滑服務》/殼牌(中國)有限公司 潤滑油渠道技術工程師 張志剛
隨著科技發展,在熱安定性、氧化安全性和水解安全性等方面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升級至更佳品質的基礎油(API Group II和III)繼續加速,以提高油品總體性能。客戶認識到液壓油從保護設備、潤滑油壽命、系統效率三方面考慮其業務價值。殼牌具有多年行業經驗,從所提的案例中看到了其專業的潤滑服務品質。
《石墨潤滑-鍛造成形的核心工序》/青島高而富石墨有限公司 技術工程師 Gottfried Lang;孫志剛
AMG / GK 公司擁有關鍵材料與工業兩大主營業務。石墨應用于電池、鉛筆、潤滑劑、粉末冶金等領域。石墨具有易于滑動的結構層、可分散性、環保、熱傳導性能強、價格低廉等特點。用石墨生產的石墨乳潤滑劑可解決鍛造過程中出現的磨損、熱裂、機械裂紋、變形等問題,保護模具。公司提供一站式技術服務,有效針對地提高模具使用壽命。
《冷溫鍛造的綠色化》/太倉久信精密模具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 章立預
鍛件表面傳統磷皂化處理具有潤滑性能好,適用于大變形冷擠壓,缺點在于不環保。從鍛造工藝的改進、新的潤滑方式、模具的改進、應用其他成形技術探索。提出了模具表面氮化處理+PVD的處理方式,結合不同條件生產鍛件時所適應的潤滑方式。
《常規模鍛及精密鍛造中模具冷卻潤滑的應用與實踐》/寶雞法士特齒輪有限責任公司 高級工程師 鞠麗
重點分析了法士特公司自動線上、鍛壓機上、精密鍛造生產線上的模具冷卻潤滑的詳細情況。提出應考慮單件鍛件綜合成本,如人力、設備、能源、模具、脫模劑等,其中前三項相對固定,而模具和脫模劑成本則是相輔相成的,也是降本增效的關鍵。
《精鍛葉片模具的設計、加工和使用》/無錫航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術中心經理 丁立
從航空精鍛葉片及其模具特點、模具失效及材料選擇、型腔設計和加工、模具壽命使用及跟蹤四個方面展開了對精鍛葉片的工藝闡述。在模具壽命使用及跟蹤方面,公司制定了唯一模具編號,建立模具履歷卡,全壽命跟蹤及失效分析并記錄每次使用的相關情況,信息化建設方面值得借鑒。
《面向中小型機械制造類企業的制造執行系統理論與應用——康尼MES系統/ 南京康尼精密機械有限公司 總經理 謝斌
從制造執行系統關鍵技術、鍛造模具成套管理思想、康尼MES系統深化應用三方面展示了康尼MES應用情況。MES生產信息采集難點一是數據的真實性,二是數據的及時性。在MES深化應用方面,公司擁有云端發布的系統,將自己的生產線打造成為客戶的窗戶,毛坯數量、訂單號、在線生產量等數據客戶那里一目了然。
《冷擠壓用潤滑劑的研制及其潤滑特性研究》/上海工程技術大學 教授 龔紅英
講解了上海材料工程系的情況,該系涉及鍛壓、鑄造、模具設計與制造、材料成型等專業。磷皂化工藝存在處理工序多、污染比較大、能耗大等特點。在當前的環保壓力下,反推著相關企業發展新的處理方式替代。水基型潤滑劑在行業內應用未來是一個發展的趨勢。
5月23日,代表參觀南京汽車鍛造有限公司。南京汽車鍛造有限公司是上海汽車集團所屬東華汽車實業有限公司的專業化鍛件生產子公司,是以生產汽車、工程機械、船用綁扎鍛件為主的制造型企業,是中國鍛壓協會的常務理事單位。2012年9月,與西班牙西艾意(CIE)汽車股份公司合作成立中外合資企業,注冊資本為1.82億元。
公司生產能力42000噸/年。產品出口美國、德國、意大利、日本和韓國等國家。主要客戶:卡特彼勒、天津亞實履帶、上海汽車上汽大眾、上汽通用、上海納鐵福、中國重汽、南京依維柯、德國ELBE、意大利Tenaris等。
特別感謝以下單位:
殼牌(中國)有限公司
青島鑫岳豐石墨有限公司
青島遠大潤烯科技有限公司
青島高而富石墨有限公司
威泰克科技(大連)有限公司
煙臺恒鑫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正達模具有限公司
5月24日
感恩十年,第十屆中國鈑金加工技術研討會在合肥圓滿落幕!
2018年5月24日,由中國鍛壓協會、中國金屬鈑金制作委員會主辦,安徽省鈑金行業協會協辦,《鈑金與制作》雜志承辦的第十屆中國鈑金加工技術研討會在安徽合肥圓滿落下帷幕。本次會議的主題是“綠色制造與產業轉移”,來自各地方行業協會、鈑金加工行業龍頭企業的演講嘉賓及參會嘉賓共計百余人相聚一堂,共襄盛會,會議由中國鍛壓協會金屬鈑金制作委員會干事長、《鈑金與制作》雜志總編宋仲平主持。
首先由中國鍛壓協會副秘書長齊俊河致歡迎詞并分析了《中國金屬鈑金加工企業存在的問題及發展思路》,闡明中國鈑金加工行業的發展狀況和存在的問題,給企業發展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路。
合肥市工商聯副主席、安徽省鈑金行業協會會長、人和集團董事長朱圣杰
隨后合肥市工商聯副主席、安徽省鈑金行業協會會長、人和集團董事長朱圣杰致歡迎詞并向與會嘉賓介紹了《綠色產業城的發展規劃》。
合肥市肥西縣政協副主席、縣工商聯主席汪厚云
合肥市肥西縣政協副主席、縣工商聯主席汪厚云致歡迎詞,解析了合肥的《招商優惠政策及經營環境》。
安徽省鈑金行業協會副會長陸厚平
安徽省鈑金行業協會副會長陸厚平介紹了《安徽省鈑金行業發展現狀與趨勢》。
中國·武漢光谷精密制造行業協會秘書長郭勇
中國·武漢光谷精密制造行業協會秘書長郭勇講述了《工業設計助力鈑金行業綠色發展》。
常州市鈑金行業協會秘書長王勇
常州市鈑金行業協會秘書長王勇講述了《常州市鈑金行業協會發展狀況》。
中國環保機械行業協會政策研究室主任申紅杰
中國環保機械行業協會政策研究室主任申紅杰分享了《環保產業相關政策解讀及對機械行業影響分析》。
普瑪寶鈑金設備(蘇州)有限公司銷售總監鄧達志
普瑪寶鈑金設備(蘇州)有限公司銷售總監鄧達志向與會嘉賓分享了《鈑金智能工廠如何實現敏感度、大數據、可及性和智能化》,以數據驅動進行分析,通過收集并分析與普瑪寶云在線連接的設備數據,監測設備狀態和設備條件,提供預見性維護服務。通過與客戶設備進行在線連接,實現在線診斷,提供在線支持,加快故障處理,提升設備運行時間,減少停機時間,降低現場維護需求,從而降低成本,實現綠色制造。
美國MATE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東亞及大洋洲區總監孫煒
美國MATE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東亞及大洋洲區總監孫煒詳細介紹了《跳過價格陷阱,實現環保降本》,在鈑金加工技術環境大變化的背景下,數控沖床的市場份額在狂跌,數控沖床不再是萬金油到處打醬油了,而是走向專業批量生產的道路,運用OEE與綠色理念完美融合,達到成本節約,實現環保降價。
常州中興華達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禮建
常州中興華達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禮建通過實際企業案例介紹了《戶外通訊機柜在4G通信建設中的應用》,一體化戶外通信機柜為通信基站提供戶外工作環境和安全管理的一套完整的解決方案,作為基站,它可集成主設備、系統電源、交直流配電、環境監控、電池和防雷接地設備。
浙江天盛機械有限公司運營總經理吳建光
浙江天盛機械有限公司運營總經理吳建光分享了《鈑金工藝改進與推行》以天盛公司自身發展為例,講述了運用IE改善全員參與、全員獎勵機制、管理者全員責任考核等措施,使企業有了質的飛躍。
中電科技(三河)精密制造中心部長李秀云
中電科技(三河)精密制造中心部長李秀云作了《用信息化手段進行科學排產的勇敢探索》,報告中詳細解讀了運用信息化手段科學排產的過程,為企業生產訂單混亂、交期延誤等實際生產問題提供了解決方案。
研討環節由中國鍛壓協會副秘書長齊俊河、安徽省鈑金行業協會副會長陸厚平、普瑪寶鈑金設備(蘇州)有限公司銷售總監鄧達志、常州市鈑金行業協會執行副會長王文平、浙江天盛機械有限公司運營總經理吳建光就《鈑金行業的綠色發展》和《鈑金行業的模具、設備發展》進行了深度探討,獲得現場嘉賓共鳴。
5月25日,參會嘉賓首先來到了人和精密制造產業基地,提前感受了一下這座未來將集工作、生活、休閑為一體的鈑金企業產業基地,精密加工產業的聯合基地,項目總投資55個億,占地面積1270畝,總建筑面積達到150萬平方米。世界制造看中國,中國制造看中部,安徽正在成為中國乃至世界制造業的新高地。
第二站,合肥毅創鈑金科技有限公司,一家專業從事精密鈑金加工企業,擁有大型鈑金專用激光切割機、多臺數控沖床、數控折彎機、液壓剪板機、沖床、氬弧焊機、氣保護焊機、發泡機、全自動螺柱焊接機、點焊機、壓鉚機等鈑金設備。公司主營:PS機柜(九折)、AE箱體、LED燈箱等產品為主;兼各類精密鈑金加工和鉚焊業務;機柜機箱、電子殼體、機械外殼、消防設備、溫控裝置、專用設備、數控機床等機殼、箱柜、結構件的鈑金品制造(不銹鋼、冷板、覆鋁鋅板、銅板、鋁板等)。
參會代表不僅在現場感受到了毅創鈑金突飛猛進的發展勢頭,更感受到了員工們的工作熱情,和現場技術人員的相互交流,互相學習,使本次活動達到高潮。
最后,參會代表一同來到合肥濱湖國際會展中心,參觀了2018中國中部(合肥)國際裝備制造業博覽會,會議在參觀完博覽會后圓滿落下帷幕!期待明年我們的再次相遇!感謝大家的支持與幫助!
特別感謝以下企業對本次會議的大力支持:
普瑪寶鈑金設備(蘇州)有限公司
美國MATE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阿帕奇(北京)光纖激光技術有限公司
5月25日
自由鍛質量控制與鍛后熱處理培訓班圓滿結束
由中國鍛壓協會教育培訓服務中心組織舉辦的“自由鍛質量控制與鍛后熱處理培訓班”5月25日圓滿結業。共13家企業24位學員相約太湖明珠美麗的江蘇無錫,培訓期間恰逢無錫櫻花盛開和錫馬賽事。學員在欣賞美景和賽事的同時,也收獲了知識的碩果。
此次培訓班5月22日報到,23-25日全天培訓,其間24日下午參觀中航卓越鍛造(無錫)有限公司,現場學習交流。
23日上午中國鍛壓協會特聘講師李連貴先生關于“鍛后熱處理在生產中的應用”
23日下午中國鍛壓協會特聘講師齊作玉先生關于“質量控制技術與問題因素分析”
24日上午中國鍛壓協會特聘講師齊作玉先生關于大鍛件節能節材、質量標準進行詳細講解
25日中國鍛壓協會特聘講師薛永棟關于“熱加工生產實踐中熱處理工藝技術剖析”
通過此次培訓,參加學員紛紛表示收獲頗多,有了這些理論和案例的積累為以后實際生產提供了有力的支撐和保障。中國鍛壓協會教育培訓服務中心將會一直以解決企業實際需求,促進技術交流為目標,持續為行業服務。
5月31日
中國鍛壓協會“頭腦風暴”專家庫第三屆首席專家換屆選舉工作圓滿完成
依據《中國鍛壓協會專家工作實施管理辦法》,按照評選流程,2018年5月31日中國鍛壓協會“頭腦風暴”專家庫第三屆首席專家換屆選舉工作圓滿完成。
中國鍛壓協會“頭腦風暴”專家庫匯集了418位行業專家,為便于開展行業活動,專家庫按照專業劃分為自由鍛組、熱模鍛組、冷溫精鍛組、沖壓(拉伸)組、沖壓(精密與小型)組、鈑金組、熱處理組、自動化與智能化組、鍛造設備組、板材成形設備組、綜合組共11個組,前10個組每組設1名首席專家,并擔任組長,綜合組專業領域過于廣泛,不設首席專家。
首席專家的評選過程依據《中國鍛壓協會專家工作實施管理辦法》進行,經過專家庫專家自薦、無記名投票、中國鍛壓協會理事會或常務理事會核準等環節,選舉產生了中國鍛壓協會“頭腦風暴”專家庫第三屆首席專家。
第三屆首席專家任期為2018年6月1日至2022年5月31日。中國鍛壓協會將于2018年9月14日,在深圳召開的第十八屆中國國際鍛造會議上向十位首席專家隆重頒發首席專家證書。按照首席專家的責任和義務,首席專家應每月收集行業最新動態,每季度編寫行業觀測類文章并向全行業發布;參與組織召開行業前沿技術專家討論會,形成行業前沿技術最新進展報告,滿足企業了解行業新工藝新技術的需求;解答企業的技術咨詢,幫助企業診斷現場問題;首席專家應該積極參加中國鍛壓協會組織的行業會議、培訓等活動。新誕生的十位首席專家將會分享更多行業信息,切實解決企業成長難題,推動行業更好發展!
|